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仰光 从尘世到佛国
第一天 仰光 从尘世到佛国
位于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的三角洲上的仰光 ( Yangon ),是缅甸最大的城市。她混合着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之美、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之味,也流露出俗世的勃勃生机和一如千年传承着的佛国气象。
建于1901年的The Strand Hotel是一栋高大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依然固守着英殖民时代的矜持与奢华。尽管服务生在我房间里的大床上早早就洒满了花瓣,并摆出暧昧的图案;尽管还没去看看酒店里那间曾在二战期间被日本人用来圈养战马的酒吧,并喝上一杯,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走出酒店,去看最市井的仰光。
门前的Strand大街是10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统治下仰光最繁华的街区。街道两旁是树叶阔大的热带乔木与椰树、挂满诱人果实的芒果树和菠萝蜜树及树后的房屋门庭高耸、墙壁满是斑驳的时光刻痕。一间间的咖啡馆和各色店铺也占据了那些殖民时代大楼的底层。高耸的石柱后面一杯杯冰咖啡冒着冷气,在燥热的空气中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入内街,一家又一家的茶档、小吃摊子、槟榔摊后的屋子依然高大。窗户出奇得多,里面是无数缅甸人家的俗世生活,好似万花筒。这一切,还有阳台外晾着的衣服与电视天线构成了内街被过分切割的天空。一个小竹篓正在我眼前“爬”上老旧而高大的英式楼房的阳台。那位脸颊涂抹着**的丹纳卡(缅甸特有的用木本植物研磨而成的粉末,缅甸女人相信把它涂抹在脸颊上可以驱虫辟邪、护肤养颜)的姑娘正用这个竹篓收下楼下小伙子表达的爱情。不是吗?小伙子不肯离去,黝黑的脸更涨得通红,用含情脉脉的眼神望着楼上的姑娘。他们的交谈我听不懂,但这罗密欧与茱丽叶的老把戏却正明白无误地上演着。也许是大屋太高,仰光人不得不想出一个办法─从楼上吊下一条绳索到楼下,绳索的最下端安一个铁夹子或者小竹锣,就成了一个人力“升降机”,以便出门后如果发现忘记带了什么东西便可免去爬楼梯之苦。除此之外,送上去、递下来,这也顺便成了居住在殖民地建筑里的年轻男女一种独特的传情方式,绳子那一头,等候着浪漫。
无论是殖民时代的大屋还是现代化的楼宇,都比不上仰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的气势。大金塔是仰光最高的建筑物,政府不允许有谁胆敢高过它。
街巷里的甜蜜缠绵与大金塔的一派佛国气象,混杂在市井却也竟如此不露痕迹,至少多如牛毛的大小佛塔一路上早已让我觉得仰光大金塔的出现并不唐突。事实上,大金塔才是更原汁原味的缅甸。这个建于18世纪,用7吨多黄金通体贴身的大金塔在阳光下惊心动魄。佛教徒们正是用这种世俗上认为最尊贵的颜色来表达对佛祖的无上尊崇。
公元前6世纪,下缅甸的孟族富商德波陀和巴利加兄弟出行印度带回了佛祖的8根头发,并在仰光斥巨资修建了一座佛塔, 用于供奉这8根圣发,这便是仰光大金塔的前身。笃信佛教的缅甸人不断地修缮和扩大其规模至今。塔的顶部是一个金铸的大宝伞,顶端镶有无数颗钻石、珠宝,大金塔底部平台四周,是缅甸人用来计算
出生生肖的8种动物雕像。每个动物的后面有一尊佛像, 佛像下面是一坛清水,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或是观光游人,先把鲜花编成的花环挂在佛像颈上,然后用勺子舀水淋在佛像身上和头上,据说这样浴佛可以洗去自己身上的晦气,并带来好运。早上在香火冉冉缭绕的圣坛前默默祷告,走到水池边,舀了水往佛像和生肖身上浇个不停,这样的仪式,令人也想远离凡世的尘嚣, 内心变得轻灵而平静。 |